基于单片机的防瞌睡系统设计任务书
基于单片机的防瞌睡系统设计任务书
一、毕业论文(设计)的要求和内容(包括原始数据、技术要求、工作要求)
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是基于单片机的防瞌睡系统设计,主要是利用51单片机和角度传感器为核心硬件。首先应用定时装置计时,从驾驶员上车启动到两小时之时,会语音提示驾驶员休息,提醒驾驶员勿疲劳驾驶。再则,通过角度传感器识别驾驶员的动作,判断其头部是否处于打瞌睡状态。当驾驶员瞌睡低头时,倾斜开关启动,马达振动并且报警以提醒驾驶员,使驾驶员清醒。本系统也可用于日常工作学习中,当人打瞌睡的时候,进行提醒,提高工作效率。
本次毕业设计用软、硬件结合的方法,具有模块化等特点。硬件部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,包括主控模块、电子陀螺仪模块、语音提醒模块、报警振动模块和显示模块等部分。软件部分包括系统的主程序和相关子程序。再根据各个模块功能要求,用C语言完成软件编程。最后利用keil集成开发环境,完成各部分程序的编译和调试,最终实现防瞌睡驾驶的功能。
技术要求:
(1)完成主要功能:首先应用定时装置计时,从驾驶员上车启动到两小时之时,会语音提示驾驶员休息。其次,当驾驶员处于打瞌睡状态时,系统会自动报警并且马达振动,以提示驾驶员使驾驶员清醒。并且报警启动后,系统会循环报警响声,不会自动停止,振动一直持续,只有按下复位按键,或者人为关闭电源,或者头部恢复姿态,才会停止或者进入新的监控循环。
[版权所有:http://DOC163.com]
(2) 完成系统电路原理图。
工作要求:
毕业设计日常工作要求:
(1)每周向指导老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及所出现的问题。
(2)学习单片机以及Altium电路设计软件的相关知识。
(3)学会查阅资料、文献的方法并作好相关的读书笔记。
(4)记录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。
根据本课题的预期目标,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:
(1)熟悉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本结构、工作原理,能够在Keil开发环境下开发与仿真应用程序。
(2)熟悉应用Altium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的流程,并能制作出相关电路的PCB板,并完成硬件电路板的安装与调试,确保其功能正确实现。
(3)熟练掌握C语言或汇编语言,并能够利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,进行系统开发设计。
二、毕业论文(设计)图纸内容及张数
防瞌睡系统的原理框图一张
防瞌睡系统的硬件电路图一张
防瞌睡系统的实物外观图一张
防瞌睡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一张
防瞌睡系统的PCB电路图一张
三、毕业论文(设计)实物内容及要求
本次毕业设计做出实物电路板,包括以微控制器51单片机为核心,角度传感器模块、语音提醒模块、振动报警模块、显示模块等组成。具备了以下三个功能: [资料来源:www.doc163.com]
(1)瞌睡提醒功能:首先应用定时装置计时,从驾驶员上车启动,每隔两小时,语音提示驾驶员休息,提醒驾驶员不要长时间行车。
(2)瞌睡检测功能:角度传感器通过检测驾驶员的头部姿态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在打瞌睡。
(3)瞌睡报警振动功能:当佩戴者的头部处于倾斜状态,系统会控制蜂鸣器报警以及马达振动,使得佩戴者马上清醒。并且报警启动后,系统会循环报警响声,不会自动停止,振动一直持续,只有按下复位按键,或者人为关闭电源,或者头部恢复姿态,才会停止或者进入新的监控循环。
四、毕业论文(设计)进度计划
序号 各阶段工作内容 起讫日期 备 注
1 教师下达选题申报表,开题报告和任务书,学生查找资料,撰写开题报告 2017.9.18-2017.9.29
2 按老师的指导意见修改并提交开题报告 2017.10.9-2017.10.20
3 对基于单片机的防瞌睡系统设计开展研究 2017.10.23-2017.11.3
4 从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电路设计两方面设计,完成论文初稿 2017.11.6-2017.11.17
[来源:http://Doc163.com]
5 通过软硬件的调试来修改硬件电路和软件代码 2018.3.5-2018.3.16
6 提交论文二稿,并按老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 2018.3.19-2018.3.30
7 提交论文定稿,准备毕业答辩 2018.4.2-2018.4.13
五、主要参考资料(教师列出课题必读的参考资料)
[1] 程艳.谈汽车防疲劳驾驶技术[J].大众科技,2013,15(05):124-125.
[2] 装玉龙,王炜.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4:1.
[3] 孙奇,李安,李成龙,李国霞,董利莹. 汽车防疲劳驾驶技术综述[J]. 科技展望,2016,(14):160.
[4] 刘康. 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状态检测方法研究[D].北方工业大学,2013.
[5] 王景利.汽车驾驶员防疲劳驾驶报警系统的设计[J].汽车实用技术,2016, (11): 87-89.
[6] 冯军,陈文波,杨民生,全秀英.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疲劳驾驶系统的研究[J]. 科技视界,2015,(09):18+20.
[7] 王瑞春.基于工作过程数字电子技术教程[M].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.2011.
[8] 李银华.电子线路设计指导[M].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.2005. [资料来源:www.doc163.com]
[9] 胡学海.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[M].电子工业出版社.2005.
[10] 梅灿华.简明单片微计算机原理及应用(第2版)[M].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.2014.
[11] 吴洪潭,肖艳萍,赵伟国.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[M].国防工业出版社. 2013.
[12] 张毅刚,彭喜元.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[M].电子工业出版社.2008.
[13] 阎石.数字电子技术基础(第5版)[M].高等教育出版社.2006.
[14] 邓丽敏,管声启,武永桥,柴彩彩.MPU6050信号接受与处理的研究与应用[J].内燃机与配件,2016(12):129-130.
[15] 陈汉宁,王永怀.一种新型蜂鸣器的设计[J].机电元件,2013,33(06):7-10.
[16] 张海洋.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[J].阴山学刊(自然科学版),2018,32(01):132-134.
[17] 叶俊杰.Altium Designer技术在PCB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[J].电子质量,2017(02):80-83.
[18] Dr A Amditis,A Polychronopoulos,Dr E Bekiaris of a Drivers Monitoring and Hypo-vigilance Warning System[C].France:IEEE Intelligent Vehicle Symposium,2002. [资料来源:www.doc163.com]